《本页面收录了世界无政府主义派别文献类藏品,所有内容皆为网络采集,不享有版权,仅用于学习交流》
黑人无政府主义,又称新非洲无政府主义或黑豹无政府主义,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无政府主义中的一种反权威和反种族主义的流派。它的特点是对不同形式压迫的交叉分析,对威权社会主义和以欧洲为中心的无政府主义持怀疑态度,并提倡居民组织、武装自卫和革命黑人民族主义。
集体无政府主义通常被认为和第一国际中反集权主义的巴枯宁及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运动相关。
无政府共产主义是一种支持废除国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等级制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同时拥护生产资料公有制及由工人委员会所构成的横向网络所统领下依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进行直接民主制的政治哲学及思想流派。其中的一些流派,比如暴动无政府主义受利己主义和激进个人主义影响颇深,并认为无政府共产主义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最好社会组织形式。大多数无政府共产主义者视无政府共产主义为一种调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方式。
利己无政府主义,又称无政府利己主义,常简称为利己主义或自我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流派。利己无政府主义起源于德国哲学家麦克斯·施蒂纳的思想。施蒂纳是一名19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也被称为“一位名字常常出现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历史中的哲学家”以及“个人无政府主义思想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个人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抗集体主义的哲学思想,以及特别强调个人地位和个人自治权的无政府主义流派。个人无政府主义主要是在美国发展,他们最显著的特色是拥护对劳动产品的私人所有权。个人无政府主义也源自于一些欧洲的思想家,包括了威廉·戈德温、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王尔德、麦克斯·施蒂纳等人,不过个人无政府主义的大部分理论主要还是源自于美国的思想家如莱桑德·斯波纳、约书亚·沃伦、本杰明·塔克、以斯拉·海伍德、史蒂芬·皮尔·安德鲁斯、和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影响。个人无政府主义有时也被视为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分支,因此也被一些人称为“自由无政府主义”
暴动无政府主义与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运动关系密切,这一理论在历史上与多起高调的暗杀事件以及加里尼分子和非正式无政府主义联合会的炸弹袭击活动有关。
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并且通过无政府主义哲学家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的著作而传播开来。互助主义支持者主张建立一个基于自由市场的社会主义社会, 以及建立一个互信银行,该银行将以最低利率向人们提供贷款。互助主义支持者认为,当工人出售他们劳生产的商品时,他们应该得到与商品的价格相等的报酬、商品或服务。
无政府原始主义,一种反对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无政府主义,其支持者主张利用去工业化、废除分工或专业化和放弃大规模组织技术等手段,来使人类回到“未开化”的状态。许多传统无政府主义者不赞同无政府原始主义对文明的批判,但伍尔斐·兰德斯彻等支持这种批判的无政府主义者却不认为自己是无政府原始主义者。无政府原始主义者常因实践再野化的行为而受到注目。
无政府和平主义是一种支持使用和平、非暴力形式的反抗争取社会变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流派。无政府和平主义反对为了任何理由去使用任何形式之暴力。无政府和平主义与同样反对战争与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关系密切。
学者迈克尔·弗里登将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分为四大类。他认为第一类是与威廉·戈德温相关的类型,提倡通过“包括善待他人在内的进步理性主义”实现自我治理。第二类是利己主义,最常与马克斯·施蒂纳联系在一起。第三类可见于赫伯特·斯宾塞早期的预言以及他的一些门徒(如沃兹沃斯·多尼斯索普)的思想中,他们认为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国家将变得冗余。第四类保持了一种适度的利己主义,并通过提倡市场来解释社会合作,这类思想的追随者包括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本杰明·塔克以及绿色无政府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
纲领主义由彼得·阿尔希诺夫最先提出,作为对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运动被认为缺乏组织性的回应。1926年6月20日,《无政府主义者总联盟组织纲领(草案)》在《劳动事业》(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流亡无政府主义者在法国创办的刊物)上发表,序言由阿尔希诺夫撰写,“纲领主义”由此得名。该理论提议建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总联盟”,以鼓动、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还主张在现有的群众组织中开展工作,例如工会,以将其转变为社会革命的工具。纲领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米哈伊尔·巴枯宁的组织原则,特别是他的“组织二元论”
后无政府主义是一种采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法的无政府主义哲学(其也因此被称为后结构无政府主义,以示其并未超越无政府主义范畴)。后无政府主义并非一套单一连贯的理论,而是指结合了某些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如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雅克·拉康、雅克·德里达和尚·布希亚)、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如朱迪斯·巴特勒)以及古典无政府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者(如庄子、埃玛·戈尔德曼、麦克斯·施蒂纳和弗里德里希·尼采)作品中思想后产生的理论。因此这一术语在不同的人使用时指代也明显不同。
后殖民无政府主义是一个用于描述在反帝国主义框架下的无政府主义的术语。传统无政府主义源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因此从这些国家的视角来看待历史;而后殖民无政府主义则从被殖民民族的视角出发,接近无政府主义的相同原则。它对现有无政府主义运动的贡献持高度批评态度,并试图补充其所认为的独特且重要的视角。这一倾向受到原住民主义、反国家形式的民族主义以及少数民族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来源的强烈影响。
酷儿无政府主义,又称无政府酷儿,是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流派,倡导将无政府主义和社会革命作为酷儿解放的手段,并主张废除诸如恐同、恐女、跨性别女性歧视、双性恋恐惧、跨性别恐惧、厌女、异性恋本位、父权制和性别二元论等层级制度
。
社会无政府主义,也称无政府社会主义、社群无政府主义,是用来区分两大类无政府主义的一种总称,一类是集体主义,另一类是个人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型式的无政府主义强调个人自治和人类的理性,社会无政府主义者“将个人自由视为与社会平等在概念上的连结,强调社会公众和互助”。不同于个人无政府主义着重在私有财产或财物的重要性,社会无政府主义反对私有财产,视为是社会不平等的来源。
虽然无政府工团主义的起步接近二十世纪初,但在今日依旧是无政府主义中受欢迎及活跃的学派,并有许多支持者及活动中的组织。历史上,多数无政府工团主义被认为是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如露西·帕森斯,或是被认为是无政府集体主义者,如布埃纳文图拉·杜鲁蒂。
合成无政府主义,又称联合无政府主义,是一种组织原则,旨在通过多样性实现团结,力图将不同倾向的无政府主义者联合到一个联合会中。主要由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者沃林和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塞巴斯蒂安·富尔发展而来,旨在吸引共产主义者、工团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根据综合无政府主义的理念,无政府主义联邦应当是多元化的,组织相对松散,以保持成员的个人自主权。
不带形容词的无政府主义,源自西班牙语“anarquismo sin adjetivos”。历史学家乔治·理查·埃森韦恩(George Richard Esenwein)曾表示:“无连字号形式的无政府主义,就是没有贴上任何形容标签如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互助主义或个人主义等的一种无政府主义学说。对其他人来说,……其容忍各式无政府主义学说并存的态度是容易被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