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收录了世界社会主义及泛社会主义文献类藏品,所有内容皆为网站管理组手动征集,仅用于学习交流》
21世纪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主义流派,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政治分析家海因茨·迪特里希提出,后被许多拉丁美洲左翼领导人采纳。迪特里希在1996年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形式出现的“20世纪社会主义”未能解决人类的紧迫问题,例如贫困、饥饿、劳动力剥削、经济压迫、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缺乏真正的参与式民主。“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分,但主要类似于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主张“21世纪社会主义”的领导人包括委内瑞拉的乌戈·查韦斯、阿根廷的内斯托·基什内尔、厄瓜多尔的拉斐尔·科雷亚、玻利维亚的埃沃·莫拉莱斯和巴西的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由于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条件,“21世纪社会主义”与其他国家以前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21世纪社会主义”倾向于实行去中心化的参与型经济模式。
非洲社会主义,是一种以传统非洲方式共享经济资源的信念,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不同。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许多非洲政治家都表示支持非洲社会主义,尽管对这个术语的定义和解释大相径庭。这些政客包括坦桑尼亚的朱利叶斯·尼雷尔、加纳的夸梅·恩克鲁玛和马里的莫迪博·凯塔等。随着许多非洲国家在1960年代获得独立,某些新成立的政府拒绝了资本主义的理念,转而支持更加以非洲为中心的经济模式。这一时期的领导人声称,他们正在实践“非洲社会主义”。各种版本的非洲社会主义的共同原则是:以大型公共部门为指导的社会发展,纳入非洲身份和作为非洲人的意义,以及避免在社会中发展社会阶层。[3]桑戈尔声称,“非洲部落社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仅使社会主义成为非洲的天性,而且排除了阶级斗争理论的有效性”,从而使非洲社会主义在其所有变体中都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和欧洲社会主义理论。
阿拉伯社会主义,是一种基于泛阿拉伯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1944年米歇尔·阿弗拉克与萨拉赫丁·比塔尔在《阿拉伯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态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阿拉伯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自此之后,虽然阿拉伯社会主义衍伸出了不同的流派(如伊拉克与叙利亚的复兴党社会主义、埃及前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的纳赛尔主义、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第三世界理论等),但仍保有其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以伊斯兰教教义为基础,以阿拉伯民族统一为目标,以及平等、均富的社会主义理想等。
农业社会主义,又称农村社会主义、土地社会主义或农民社会主义,主张农业财产的社会公有制而非私有制,具体包括对已集体化的农业用地的平均分配,并且带有去中心化的、无政府主义的、在地化的、重视传统价值的倾向。农业社会主义致力于达成农业集体化,而非资本化的农业生产,来回应农民无地可耕和农业人口向都市的大量流动问题。因此,农村社会的生产资料效益的最大化就成了农业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社群、共享和地方公有制也被常常提及。在后苏联时期的俄国,农民的组织是建立在高度密集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之上的,所以对雇佣关系需求就大大减少。民族主义也经常掺杂在农村社会主义之中,例如中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政治宣传。
无政府主义,又称无治主义,或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及运动,其反对所有强制性、胁迫性的阶级制度。无政府主义认为国家政体有害,本身无存在必要。无政府主义在历史上属于左派,被置于政治光谱最左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属于自由意志主义(自由意志社会主义)派。在国家建立前,人类一直生活在无正式阶级制度的社会中。随着阶级制度建立,对权威的质疑声浪也随之提高,但是拥有无政府主义自觉的政治运动于启蒙时代才正式出现。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思潮直卷全球,并为众多工人解放斗争带来影响。同时内部涌现了各种分支。无政府主义者参与了当时的部分革命,当中又以西班牙内战的全国劳工联盟为著名例子,不过他们于1939年被国民军及其外部支援势力(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葡萄牙独裁政权、天主教会)所击倒,标志着古典无政府主义时代落幕。在20世纪的最后数十年及21世纪,无政府主义运动又卷土重来。无政府主义者会采用各种策略来达至理想,这些策略可分为革命式策略及演变式策略两大类。前后两者有相当大的共通之处。革命式策略旨在消灭压迫人民的国家和权威,在激烈程度上又以古典时代为高。演变式策略皆在展示无政府主义者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实践及其对社会的批评,已影响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而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主要认为它内部存有矛盾、跟暴力有关,或视之为乌托邦理想。
佛教社会主义(Buddhist Socialism)是一种主张在佛教的基础之上建设社会主义或将社会主义与佛教世界观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佛教社会主义,兴起于二战前后,是民族独立和民主化运动的浪潮中的一员。受西方社会提出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影响,佛教传统社会国家的政治家也提出了佛教化的社会主义主张。该主义的内部主张差异较大,但共同特点是以佛教思想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如要求国家为所有人提供必要的食物、住所、衣物和药品,并为废除或改进阶级分化,为展开佛教传统基础上的道德文化运动,及为工人农民阶级思想改造上作出贡献。佛教社会主义曾在东南亚佛教国家有较大市场,自称或被称为佛教社会主义者的有佛使比丘、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吴努与诺罗敦·西哈努克等。在汉传佛教地区以释太虚等为主。
基督教社会主义,普遍是指那些在政治立场上将基督教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视之为互相连系的有基督教思想的左翼人士。值得说明的是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中虽然有很多虔诚的基督徒,但基督教社会主义是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与其他基督宗教的“神学思想”有着相当不同。
伊斯兰社会主义,是由一些穆斯林领袖以满足社会主义更多的精神需求,在调和伊斯兰教义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一种思潮。穆斯林中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古兰经》和“穆罕默德圣训”中的思想与社会主义中追求社会平等和财富再分配的原则存在相通之处。甚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古兰经》。而一些原教旨的伊斯兰学者则声称,把对私有财产的没收等做法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做法,是对伊斯兰教义的歪曲和亵渎。一些社会主义者则认为,在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糅合了宗教与民族主义的成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歪曲与误读。
布朗基主义,是指由法国社会主义者和政治家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其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应由相对少数的高度组织化和秘密的密谋者施行。在夺取政权后,革命者应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推行社会主义。布朗基主义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政变主义”——即认为政治革命应该采取政变的形式。布朗基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直接冲突,导致被马克思主义者们定性为空想社会主义典型以及极左冒险主义代名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后,最早于1982年9月所提倡的一种意识形态,探索实质的共产主义以求生存,包括鼓励政治思想、经济交流、科学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保护等内容,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后转变为固定国策。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捍卫其一党执政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思想下,引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部分市场经济概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这一概念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所展现的领导与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并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前者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建国一百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又称保守社会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各种著作,包括《共产党宣言》中使用的术语。马克思使用“保守社会主义”来批评某些社会主义思潮,但该术语也被该体系支持者使用。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被描述为主张保留现有社会制度,只试图消除系统内部的问题。保守社会主义和右翼社会主义也被用作描述性术语,并在某些情况下被自由市场保守主义和右翼自由意志主义运动和政治人物用作贬义词,以描述更具经济干预主义倾向的保守主义思潮,例如家长保守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种共享经济结合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集体生产,以阶级斗争建立无阶级的社会。在此一体系下,土地和资本财产为人民共同所有,而且货币和国家都会自然消亡。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生产方式理论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一个社会由原始迈向封建,再迈向资本主义。之后该社会在阶级矛盾困境中开始觉醒社会主义的阶段,即没收私有生产资料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
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体现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马克思称为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社会主义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从而不断突破、战胜,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
高级阶段是在社会主义更加稳定、拥有更高生产力的基础上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后期阶段。生产方式理论的最后型态即是迈入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共产自由世界形成雏形,那时世界上已经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下放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指最后的终极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现实中私有财产的驱动力导致人们拼命生产超过自身所需的产品以赚取利润,因此随着工业革命后各种机械自动化生产所带来的高生产力,长期而言经济生产不断膨胀下,所需的人力将愈来愈少,而资产则不断累积在社会中。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口将会失业,仅有少数人暴富而逐渐失去平衡,因此社会若想继续和平发展就必须逐渐进入共产主义,从而将工作量和产品统筹分配给各工作人口。除了为兴趣而自愿长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数人可减少许多工作时间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不过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许多先进科技基础,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把现代民主宪政和社会主义经济合为一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它的本意就是指民主的社会主义形态。可以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加入了一些“民主主义”的元素。但由于何为“民主”、何为“社会主义”存在很大争议,民主社会主义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民主”有时意味着普选、多党制、司法独立、政治自由,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一党专政。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天生与自由、平等和团结的价值观不相容,只有通过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些理想。而社会主义经济则需要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模式可以为计划经济、参与型经济或者市场社会主义。在实际执政过程中,许多民主社会主义者允许了多样型经济发展,并没有完全取缔市场经济,并着重于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和财富的再分配。民主社会主义者更倾向于将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而不是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体系。因此他们通常反对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使其倾向于早期的社会民主主义,并要求最终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大部分民主社会主义者在政治光谱上属于中左翼到左翼,少部分则属于极左翼,但比社会民主主义要左。部分民主社会主义者也参加社会民主主义者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民主党。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绿色政治、生态学以及另类全球化运动的意识形态。生态社会主义者大致上相信,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全球化和帝国主义,在压迫人民的国家和跨国体制的监督下于全球扩张,是造成社会排斥、贫穷、战争以及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倡瓦解资本主义和国家制度,主张生产手段由自主组织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拥有,并且恢复公有地。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关注女性生活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并认为只能通过致力于终结经济和文化上对女性压迫的来源实现解放。社会女性主义是一种双管齐下的理论,在理论上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基进女性主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有基进女性主义对父权社会的质疑,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产物,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根基,认为女性解放与社会主义的目标一致,称性别压迫也等同于阶级压迫。因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承袭许多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故有时会被误认为同一理论。
自由市场无政府主义,也被称为市场无政府主义或自由市场反资本主义 ,是无政府主义的一个分支,主张构建由人民自愿地参与毋须国家强制介入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这是个体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放任自由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基于盛行于美利坚的互利主义及个体无政府主义所认可的经济学理论 。自由市场无政府主义提倡无国家的、不受监管的社会和工人协会。
行会社会主义,又译基尔特社会主义,是主张工人通过与行业相关的行会“以与公众的隐含契约关系”为媒介来控制产业的政治运动。它起源于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影响力达到巅峰。它与G·D·H·柯尔密切相关,并受到威廉·莫里斯思想的影响。
自由社会主义,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提出的一种融合了自由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政治哲学。自由社会主义与左翼自由意志主义理念相近或重叠,其并没有完全废除资本主义并用社会主义取代的目标,但它支持以市场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包括私有财产和资本的社会所有制。自由社会主义者通常不支持中央集权或国家形式的社会主义,而是支持通过个体工人合作社的市场社会主义来实现财产集体化。这种形式的工人社区合作社可以被视为是自由主义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愿加入,但如果不利于自己的自我发展,个人也可以随时离开。自由社会主义者认为集体财产的引入消除了对工人和雇主的依赖,从而给工人带来了真正的自由。自由社会主义者认为自由和平等是相互兼容和相互依赖的,并把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不平等视为日益缺乏自由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由社会主义者也通常支持自由市场,并认为市场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而只有通过市场社会主义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市场。
自由意志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系列反权威的政治学说,其反对中央集权的国有理念,是主张基层工人自治的流派。自由意志社会主义的理念与无政府主义和左翼自由意志主义的理念有所重叠,它批判雇佣劳动制,提倡工人自治、参与型经济(或地方计划经济)和去中心化的政治组织。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者通常会反对国家这一政治实体本身,他们宣称以工团或社区为单位,通过无产阶级自下而上流动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来建立一个基于平等和自由之上的公有制社会。支持者提倡采用直接民主制以及小政府管理手段(由工会、工人委员会、基层政权、公民议会等机构构成的民主邦联制),来达到政治权力去中心化的效果。其目的在于建立无产阶级自由联合体,保障工人们的自由,舍弃影响人们生活种种方面的资本剥削和政治威权。这些特点使得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能够跟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所发展而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在19世纪中后期,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构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基或方法论的写作对现代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运动产生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包含了其独特的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以及革命意识形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定义,也因此它在众多的领域和题材上出现多元的发展,导致其门下包含众多明显对立甚至互相冲突的理论。而要验证事物对世界是否利大于弊,便需要实践。马克思说过:“实践才是唯一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主义的立场检视社会的发展,认为人类社会是架构在其赖以为生的经济活动上。经济组织的架构和生产模式被视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根本来源(或至少发挥了主要的影响),这些社会关系进而构成了马克思所谓的上层建筑。随着生产模式的进步,既有的社会组织和关系变得没有效率并且与经济活动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进而发展为阶级斗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由无产阶级劳动操作的高效率机械化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替少数持有生产工具的资产阶级产生了剩余产品并成为剩余价值,此种剥削关系进而转化为根本性的矛盾,随着矛盾的扩大,社会的革命必将发生。马克思主义预言社会主义会从革命中产生,并将生产工具归还到集体的手上,依据每个人的“实际劳动”分发利润,并且依据“需求”而非利润规划生产。马克思并且称在社会主义之后,共产主义将会诞生,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为生产模式,成为一个无阶级、无国界、无货币、无私人产权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众多的分支和流派,不同的流派对于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往往有不同解读和着重处,有时也会融合非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由于这些理论方法上的差异,众多马克思主义流派除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态度一致以外,并没有既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因此,众多从马克思主义衍生的政治哲学,在追求社会主义上所采取的策略常大不相同。
左翼民族主义,又称社会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基于人民主权、平等原则和国家民族自决等左翼政治立场的民族主义。通常来说,左翼民族主义带有反帝国主义色彩,并与右翼民族主义形成对比。总的来说,现代左翼民族主义通常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但也存在非社会主义的左翼民族主义。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民族主义被称为“进步民族主义”。这种非社会主义的现代左翼民族主义在一些地区非常显著。一些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认为,“进步民族主义”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平等、发展民主的必要条件。
改良主义,主张在现有架构和基础上渐进演变、逐步进步,反对激烈变革,反对疾风骤雨式的推翻现有架构,重新构造新架构的革命。改良主义宣扬调和与合作,主张在保存现有制度相对长期不变的条件下实行逐步社会改良。改革者会让保守派安心,在不影响现有的社会制度下推动改革,在改善经济同时,他们的改革亦得以实现,达到一定成果。革命者则认为改良主义者背叛革命,与当权者及既得利益者妥协,会使原有的革命目标无法实现。改良主义有左翼和右翼之分。右翼改良主义,如保皇主义,旨在通过防止对现状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性改变来维护现状,而左翼改良主义相信,不断的改革最终会导致出现与现行体制完全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革命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内部的一种政治哲学、学说和传统,强调社会革命是实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革命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它泛指一切反对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可能对“革命”的定义各不相同。“革命”不一定被定义是暴力的;而是定义为工人阶级的群众运动。革命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理论(包括卢森堡主义、不可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以及以列宁主义为基础的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毛主义、霍查主义等),还包括一些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理论(如无政府主义、革命工团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流派)。革命社会主义与改良社会主义对立,特别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主义派别和其他主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派别。革命社会主义反对寻求通过政治改革逐步改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运动。
李嘉图社会主义,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的一个古典经济学分支。该术语用于描述1820年代和1830年代的一批经济学家,他们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中发展出了资本主义剥削理论,指出劳动是所有财富和交换价值的源泉。 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李嘉图社会主义者推断,劳动有权获得它所生产的一切,而地租、利润和利息不是自由市场过程的自然产物,而是扭曲。他们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应该被工人协会拥有的合作社所取代。尽管李嘉图社会主义思想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论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在多大程度上有影响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拒绝了李嘉图社会主义者的许多基本假设,包括认为劳动是所有财富之源的观点;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李嘉图社会主义者虽然“通常被视为不自洽的乌托邦主义者”,但实际上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影响。
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支持通过在自由民主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通过经济干预和社会干预的手段促进社会正义的意识形态。社会民主主义支持代议制和参与民主制。社会民主主义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通过调控手段使经济发展符合大众共同利益。建设福利国家亦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目标之一。社会民主主义希望使资本主义社会能更加民主、公正和团结。20世纪后半叶,西欧和北欧国家,尤其是实行北欧模式的北欧国家,都深受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一种温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主张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而非如革命社会主义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二战结束后,西欧的社会民主主义党派均表示不接受当时苏联斯大林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一些党派称目标是采用与苏联不同的方法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另一些党派则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系。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党派执政时通常会采用混合经济体制,在经济主体为私有制的前提下,将部分产业置于国家的控制下。这种经济体制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有类似之处。在21世纪,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和建设福利国家的主张。这样的经济体制已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上的不同。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已经接受要素市场、私有制与雇佣劳动,抛弃了社会主义改变资本主义体制的目标。
国有社会主义,是指任何形式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经济架构。这个词来源于德文。德文Staatssozialismus既指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也指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经济架构。这两层含义对应的英文是不同的两个词组State Socialism和state socialism。两个英文词组对应的中文是王朝社会主义和国有社会主义。王朝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也为后世国家社会主义追捧,并被追认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前身。同时,德文Staatssozialismus一词也被用来指称纳粹主义的经济政策,尽管后世的国家社会主义在纳粹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王朝时期的国有社会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国有社会主义一词在日文和中文中常常与王朝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相混淆之原因。
工团主义,又称(特殊的)工会主义、辛迪加主义,是一种以劳工运动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旨在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组织工会,通过纯粹的工人组织以及罢工来推翻资本主义和国家,以使企业由资本家主导变成由工人主导。工团主义不同于工联主义,前者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后者又称(一般的)工会主义、提倡劳资利益协调、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工团主义不是通过理论或系统阐述的意识形态来实现的,而是强调行动本身。英国工团主义者汤姆·曼宣称“工会的目标是发动阶级战争”。这场阶级战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工资和工时上的让步,更在于发动革命并推翻资本主义。被当今历史学家承认的重要的工团主义组织有:法国总工会,西班牙的全国劳工联盟,意大利工团主义联盟,德国自由工人联盟,阿根廷地区工人联合会,不把自己看做工团主义组织的世界产业工人组织,爱尔兰运输工人总工会和加拿大的一个大工会。大部分工团组织始终与国际工人协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其中很多工团组织没有加入2018年成立的国际劳工联合会。工团主义主张让各自领域的专家与工人代表共同来进行谈判并管理经济。工团也主张通过以政治运动与谋略来实现这种模式。
空想社会主义,直译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将其称为“空想”具有贬义,以暗示其想法是天真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的报刊上就出现过,是从日本转译来的。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代表人物为罗伯特·欧文、圣西门和夏尔·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恩克鲁玛主义,是一种泛非社会主义理论,旨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适应于非洲大陆的社会背景。恩克鲁玛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定义为“新非洲的意识形态,独立且绝对不受帝国主义影响,以大陆规模组织起来,建立在统一非洲的概念之上,从现代科学技术与非洲传统信仰中汲取力量,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克鲁玛于1949年成立的大会人民党称“恩克鲁玛主义仅意味自力更生,非洲人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事务。大会人民党所代表的价值观,或恩克鲁玛主义现今的指导原则,是其自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的指导原则。社会正义、泛非主义、自决、非洲人个性、反帝国主义”。
劳工锡安主义或称锡安社会主义,是锡安主义运动的左翼派别,劳工锡安主义者视自己为历史上中东和中欧的犹太工人运动的一支;不同于主流政治上的锡安主义的观念,他们认为犹太国家的建立并非依靠英国、德国或奥斯曼帝国,而是靠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工人阶级借由建立乡村的集体公社和城市的无产阶级而达成。莫泽斯·赫斯、伯尔·伯罗霍夫和约瑟夫·特鲁姆多尔皆被认为是早期劳工锡安主义理论发展的代表人物。